分卷阅读260(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话音落下,一秒钟之后,人们耳边再次响起喧哗的人声和脚步声。

接下来的一切,就像是一场梦一样发生的。

第一段叫——《小巷》。

在鼎沸的人声中,镜头里出现了各色各样的小贩。

“我卖了三十五年的红糖桂花糕子,这里的房子再过几年就是危楼了。”

“换地方?”

“我没想过,只要巷子还在,总会有人来。”

镜头的每一个移动、停顿、放大,都像是一种情绪的表达。

很朴实,不花哨,是并不刻意的展现。

“楼上经常有小孩哭,不过越来越多人搬走了,来的人我有时候一个名字也叫不出。”

“他们说是我老了。”

镜头晃到老板脸上,又切到巷子外面。

在场的人在此之前很少见这种运镜方式和剪辑技巧。

一切好似随心所欲,但是风格极其独特自然。

“可我没觉得我老。”

“小时候我妈告诉我,这糕子只要吃过一次,就再也忘不了。”

“这就是糕巷的由来。”

“我什么也不急……”

一个一个店铺出现在镜头里,他们的只言片语的叙述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环。

这座巷子的历史,人文的温情……如同挥洒的墨迹,干掉之后,呈现的是一副让人难以忘怀的市井画。

仅仅只是一个片段,大家心中的怀疑、嘲笑,便在凝神观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151. 导演:陶萄 11.15更新

陶萄的拍摄手段和技巧, 让他们从一种浮躁的状态中静了下来。

画面切换,背景音乐,嘈杂的人声变成了清澈悦耳的瓷钟的敲打声。

瓷镇的清晨, 老的工匠在用勾勒胚胎。

天上的层云是快速舒卷, 而小镇里的人缓缓走动。

“瓷镇就是这样。”

“我师父教的东西够用我一辈子了。”

“不累。”

“特轻松。”

“我儿子要接我到大城市去, 我反正不去啊。”

“这里什么都有, 我老伴的骨灰坛子都是我自己烧的。”

镜头里出现了不同的匠人的笑脸, 他们拿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递到镜头面前。

什么都有,有茶壶, 有憨态可掬的小玩意, 也有大件的花瓶。

如同人生百相, 莫名带上了点禅意。

这是第二幕——《瓷镇》。

众人看得入了神。

他们甚至没空想陶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事,也没空懊恼自己“有眼不识金镶玉”。

不知道为什么,虽然片子是很缓慢的节奏,可大家的注意力就是被牢牢地黏在了屏幕上。

有一种别样的趣, 也许可以称之为生趣。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