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3(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的引入方式不同。前者起于张骞凿空西域,获得大汉朝官方支持,命名较为统一。

后者起于欧洲船队抵达明朝,从民间多点散发式引种。

真正成规模种植需等到清朝年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名称是各地各叫各的。

人过留影,雁过留痕。不同朝代的气象与底色亦会留存于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中,从外来农作物的命名之中窥得一二。】

镜前,嬴政与朱元璋不约而同地点头。

两人立刻开始思考,由大秦/大明主动引入的农作物该冠以什么称呼呢?这个问题记录下来了,继续看视频。

【再看B选项。比起“胡”与“番”,西姓农作物远称不上望族。

举例唐末传入的西瓜、明朝传入的西番菊(向日葵),清末传入的西兰花,它们的原产地不一样且传入时间也不同。西姓家族成员就像是大杂烩,共同点是都是从西边来的。

最后的选项D“洋”姓,它就很好理解了,是与西洋传教士的活动相关。

类似于洋芋(土豆)、洋葱、洋莓(草莓)、洋橄榄(油橄榄)等等,这些作物有些早就传入中国,但一直没有引得重视,在文献中罕见其身影。时至清朝,它们才开始逐渐活跃于餐桌上。

除了以上四大家族外,还有一些外来称呼。

最有名的是张骞带回来的葡萄与苜蓿,分别是古时大宛语bu-daw与buk-suk的音译。

现在大致了解了农作物的命名方式,再把镜头转回张骞凿空西域。

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启程向西而去。他出使西域的最初目标并非带回新物种,而是奉刘彻的旨意,要去联合大月氏一起对抗匈奴。

谈到对抗匈奴,很多人会比较秦汉两朝。

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蒙恬率军三十万北拒匈奴。后来秦朝又征徭役修建了秦长城将其拦截于关外。

对于此事,《史记》有载,始皇帝之所以做此决策,与听闻前燕国术士卢敖做出谶言“亡秦者,胡也”有关。

彼时,始皇帝已经踏上求仙之路,但解读他的政令时不可一味归于迷信之说,荒唐地认为他会为一句谶言就发兵北征。

出兵与造长城,其实与当时的局势相关。

六国已经被灭,理论上哪一股势力会对大秦造成威胁?

将「胡」字解读为北方的匈奴胡人,符合一般正常逻辑。

我们已经知道秦汉时期处于暖期,而且在秦朝末年气温不断稳定上升。

这种环境对中原王朝是风调雨顺的好日子,对于北方势力也一样。匈奴能在草原上获得更多食物,以而有力量变得越来越兵强马壮。

回溯历史,匈奴确实在秦灭汉兴之际不断发展壮大。

换句话说,秦始皇北抗匈奴的策略大方向上颇有前瞻性,而不是听了谶言后的糟糕决定。

现在有人说汉朝的匈奴比秦朝的凶猛,所以秦始皇压根就不用兴师动众去对抗匈奴,这就是典型的倒果为因。

假设始皇三十二年,秦朝没有在匈奴势弱时对其迎头痛击,谁能保证在气候稳定的温暖期匈奴不会迅速壮大?

令人唏嘘,此“胡”的威胁被灭,但彼“胡”的危害难测。一语成谶,似逃不出的预言宿命,秦朝终是亡在了胡亥手中。】

嬴政瞧到这里,不免又想起胡亥在历史上的狠毒又愚蠢行为。此子如今仍旧天真,但那股活泼劲头被他布置的一堆功课淹没了。

还不够,明天起再多加些功课。

嬴政被“亡秦者胡也”再次扎心,觉得对胡亥的教育可以更多一些。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