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2(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以今天的眼光去看,它与其说是文字,不如说更像是图画。

学者们将其称为文字的美术化。在创造这种文字时,特意把字体变得宛转屈曲,而且加入鸟与虫的意象,难以辨认出某个字是啥意思。

需要说明,鸟篆不是日常生活的书写字体,更多被使用在署名或需要文字作为装饰的场景中。

等到战国,两大派的文字体系继续演变,分为了“秦国文字”与“六国文字”。

秦国文字仍旧保留了西周旧风,更在其基础上加以改进,主要是朝着字形规整匀称的方向发展。

我们知道汉字是象形字,造字之初是在描摹实物。

《说文》里提到:“篆,引书也。”

引,指的是把笔画拉长了,通过这种方式让字体看起来更加均齐完鉴。如此一来,原本的象形程度就变少了。

秦地之外,韩魏楚燕齐赵六国文字的主流变化方向是继续简省化发展。

通俗讲就是把字体结构与书写笔画双双减少。

部分文字改变后,完全看不出它与它祖宗存在任何关系,比现在的繁体与简体的差异夸张太多。

现在,很多人即便没有学过繁体字,但自带繁简转化能力。

其中原因之一,简体字脱胎于繁体字。哪怕笔画少了,但字体结构相近,仍旧保留其象形精要的那部分。

战国时期“六国文字”的流变方向却不同,将整个字体结构都变了。

放对比图,以「马」字为例。

秦系文字传承周朝旧形,仍能看出“马”字是在描绘人类从侧面观察一匹马的头、鬃、身。

再看六国文字中的「马」,以韩国为例,马字被写成了一个△上添加两道横线,再无半点马形。

穿越先秦,身处在文字体系混乱时期,假如不甘心躺平,而想要正儿八经地写出文章,得把几大国的文字都给认全了。

这种混乱状态终结于始皇帝。

秦始皇一统天下,颁布了“书同文”政策,当时的主要目的与巩固中央集权统治相关。它的后续其影响力之深远却贯穿整个中华文明史。】

水镜前,嬴政微微颔首,不由回想起一些幼年旧事。

自己记事起的前几年在赵国生活,从看赵国文书再改为看秦国文书,对于同一个词义不得不学两套文字系统。那个时候就在想假如天下只用一种文字就好了,如今完成了童年的心愿。

水镜:【秦朝时期,汉字的另一个重大标志性演变也发生了。史称「隶变」,它是一道分界线,把汉字区分为古文字与今文字。

隶书,进一步减少文字的象形性,而加强了符号性。

主要从两个方面改变,把古体字的匀圆笔画改为有波折的笔画,以及把某些合体字的偏旁简易处理。由此,横竖撇捺凸显了出来。③

这种从量变引发了质变的突破,不是一夜之间突然完成的。

根据晋朝的《四体书势》记载,秦朝使用小篆为官方文字,但篆书写起来笔画复杂,所以人们处理庞杂政务时会自然而然去简化字体,逐步形成了秦隶。

有关隶变的开始时间,从现有考古证据能看出它不是从秦始皇一统开始,而是在更早的战国末年。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记录战国末年与始皇帝年间事宜,其字体已经能看到隶变意象。】

嬴政瞧着镜面底部的字幕,它不是小篆,而是更加简单的隶书。

结合咕咕列举出的文字演案例图来看,他毫不意外字体会朝着简化方向一步步转变,那更便于向更多人传播知识。

水镜:【说完汉字演变的重要节点,接下来就谈一谈承载它的器物。先搞一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