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将算算:“一盏茶的工夫。”
畏惧匈奴的兵将立刻想跑。
公孙敖想到王恢,他才二十出头,刚刚定亲,他不想死。宝剑出销的那一刻,公孙敖想到了卫长君,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
卫家大兄同陛下感情甚好。他这样说,陛下应该不会怪他。毕竟他的情况跟王恢不一样。王恢面对辎重,他是追敌的那一方。他面对的是匈奴骑兵,他是被追的那一方。
可离这么近,跑恐怕也跑不掉。
公孙敖近几年跟卫青一样呆在军中,也参加过“军演”。公孙敖稳住心神,想到一个办法,令胆大的兵将殿后,扛着令旗有序撤离。尽可能跑快,尽可能别乱。
这一万骑兵深入草原是头一次,但很多人并不是头一次上战场。有经验的兵将瞬间明白过来,自告奋勇接过旗。
公孙敖身为主将,要逃跑必须第一个。公孙敖令所有人调转马头,他到最前面,看到所有人很整齐,方举起宝剑,跟着他跑。
匈奴越过高高的草原,看到一众汉军很是兴奋,拍马就追。军师拦住,汉军跑的虽快,但很齐整,没掉下一粒干粮,没落下一面旗,显然不是被他们吓得抱头鼠窜。
匈奴首领瞬间想到年前差点中计。为首的匈奴人不甘心,便慢慢跟过去,不靠近,能及时止损。
公孙敖见匈奴相信他乃诱敌部队还不放弃,心里暗骂一声,朝李息部可能出现的地方跑去。
上次李息无功而返没有受到责罚,依然对他有些影响。李息和卫青一样看到匈奴留下的痕迹了,却不敢像卫青一样一直追。
李息希望建功立业。可他两次都没见着匈奴人,下次陛下还敢用他吗?所以李息也不敢回去。李息决定找离他最近的公孙敖,能分到功劳就分,分不到也有个作伴的。
随着地动声传来,李息后悔了。李息不想死,但也不怕死。所以李息没逃。他一马当先,拍马迎上。
当他看到熟悉的盔甲,李息想哭,竟然是亲人。
公孙敖本以为他被匈奴包围了,仔细一看,再次举起宝剑令众将士停下。此时不停也不行。匈奴认为他佯装逃跑,如今他跟李息汇合了还跑,匈奴便会认为他真跑。两万人被追着打有可能全军覆没。两万人正面迎战,他们又不缺弓箭,即使自损一千,也能杀敌八百。
倘若不幸阵亡,朝廷也会厚葬他。
公孙敖一边吩咐弓箭手准备,一边拍马找李息调弓箭手。直到弓箭手到公孙敖部,李息才反应过来,“那那后面是匈奴人?”
公孙敖:“不然你以为我跑什么?”
“那怎么办?”
公孙敖叹气:“只能拼死一战。匈奴兵强马壮,我部人累马乏,跑恐怕跑不过了。”
李息部不累,李息带兵上前,叫公孙敖部后退。匈奴看到又出来很多骑兵,停下观望。约莫半个时辰 ,依然不见大汉大军,匈奴确定只有这两万孤军。
匈奴这时候辉刀迎战,公孙敖也歇过乏了。公孙敖拍马到李息跟前,同他一起率先上去。同时弓箭手往两边射。
汉军缺乏经验,匈奴也有几十年没同汉军正面交过手。不知道彼此路数,箭雨落下,匈奴一时慌了,赶忙拿出他们的弓箭。这时公孙敖和李息冲到匈奴跟前,头一个斩杀的便是手持弓箭的匈奴人。
匈奴见状也冲到汉军跟前。双方混战,就改用刀用剑近身肉搏。
正当公孙敖胳膊酸软,举不起剑,认为天要亡他之际,匈奴突然停了。匈奴有六七万人,其中骑兵至少万。再打下去吃亏的只是汉军,这时候撤什么。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