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后面缓慢上涨的红心。
明明他与春申君互为敌人,都设计过对方的命,这好感度都快两颗心,要赶上信陵君了。
朱襄苦笑不已。
他生出伪善的希望,希望春申君被楚王厌弃后,只是辞官归隐,不会伤了性命。
春申君在他前世的历史中死于阴谋诡计。这一世的春申君,若能得个善终就好了。
虽然朱襄知道希望渺茫。
朱襄只略微感慨了几声,就将此事放过。
他太忙了。
南楚国大量流民涌入广陵城,南楚国不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直接和活不下去的流民说,去广陵城,找朱襄公。好像朱襄公是南楚的朱襄公似的,颇为无耻。
朱襄对流民到来很欢迎。
广陵丰收时,南秦三郡也丰收了。现在南秦粮仓中堆满了粮食,开始加盖新的粮仓。
南秦湿热,粮食容易腐烂。用陈粮赈济流民,以工代赈,令流民垦荒和修筑水利,正好合适。
项燕屠了长江北岸,因广陵城这颗钉子没有被拔出,变成了对秦国有利。
若秦国要横渡长江天堑,重建长江北岸码头城池很难。但以广陵城为基本点,让大量流民往西开垦、修路,逐步建设长江北岸,就容易许多。
再者,王翦虽说是镇守义阳三关,实际上也是在长江北岸。
世人见王翦以骑兵一战成名,却忽视了王翦曾是李牧副将,随李牧率领舟师征战。
王翦手中也有一支精锐舟师,可以直接沿着汉水、长江顺流而下,从西往东重建码头。
现在逃回家乡的楚人见到秦人,就像是见到了亲人,可不会再反抗了,恨不得抱着秦人的大腿求他们别走了。
楚国风俗与中原、秦国都迥异。按照常理,楚地和楚人最难驯服,就算被秦国占领,他们仍旧以楚人自居,不愿意融入秦国,反秦情绪高涨。
项燕只是将帅之才,不是王佐之才,更不是君王之才,和他孙子项羽差不多。所以他焚城迁民着眼的是战略的得失,目的是给秦国统一战争制造麻烦,为楚国续命。
他看不到长远的民心得失。
朱襄很肯定,项燕就算此事做成,自己没有在广陵,救下广陵一城的人。项燕和南楚君在长江北岸的暴行,对楚国也会造成长远的危害。
秦国是一定能统一天下的。
原本这里的楚人被秦国统一后也会挂念着楚王和楚国。项家才能逃到江东,率领江东子弟横扫中原大地。
现在,项家敢在江东露出项家的身份,江东江北人就敢当街打人。
项羽厉害打不过?那就报官!
秦人虽可恶,但项家人必须死!
不是项燕愚昧无知,只是王佐之才稀少。
且在贵族和平民仿佛地位差异大到仿佛有生殖隔离的战国时代,就更没人在意那些庶民能有什么用了。
现在项燕此举的恶果提前出现了。
在长平君的仁慈对比下,又有南楚国两年人祸造成的饥荒,南楚国的楚人将长平君当成了救命稻草,拖家带口到广陵城求活。
这些流民中有许多士人,一些士人正是长江北岸的士人。
他们心里很忐忑。
是他们将秦军赶走,现在又向秦人求助,秦人会理睬他们吗?
而且他们人这么多,就算长平君怜悯他们,又能拿出足够的粮食赈济他们吗?
当他们来到广陵城之后,担忧就消失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