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了一点码,让他总领南秦三郡之事,协调三郡运粮屯兵收税之事。
原本这些事是朱襄在负责。
别看朱襄自嘲他就是一个管种地的,其他政务都不怎么做。实际上他在南秦三郡的权力堪比割据南秦的诸侯。
只是他给咸阳报告政务太频繁,才让他这个“诸侯”不怎么显眼。
现在秦王子楚将这个权力交到了嬴小政手中。
治理一个县的人很常见,治理一个郡的人就已经变得稀少,治理一个国家的人那就是千百万也难见一人。
嬴小政已经能治理一郡,秦王子楚便让嬴小政治理一“国”——南秦之地的面积,比魏国和韩国还大。嬴小政若能治理好三郡,差不多就有治国之才了。
秦王子楚本来想将汉水流域诸地也让嬴小政顺带管了,但被荀子劝住。
太子权力过大对朝堂并不是一件好事。开了这个头,将来秦王和太子的关系不好处理。
现在三郡之地的统领者名义上仍旧是长平君朱襄。这算是南秦与咸阳太远的权宜之计。
汉水流域直达关中腹地,是秦国权力的中心,必须在秦王手中,不能假以他人,就算是太子也不行。
秦王子楚被荀子劝住,只单独给王翦秘密诏书。
王翦学了李牧,现在卡着大别山三关的关隘之地,又在江汉平原屯田,常驻四万精兵基本能自给自足,不需要咸阳支援,所以可以随意调动。
秦王子楚秘密下诏,若嬴小政有需要,不需要向咸阳请示,可直接先听从嬴小政的指挥。
他又给嬴小政写信,让嬴小政随时盯着南楚国。一旦发现机会,南秦三郡和王翦的兵随嬴小政调动。
打仗将领和兵力是其次,最难的是后勤调配。
嬴小政想要出兵,就要自己统筹安排南秦的后勤补给调配。
他身边没有秦国朝堂那么多卿大夫帮忙,几乎要自己一人做决断。所以这对他的能力是极大的挑战。
嬴小政看看李斯,又看看韩非,再看看蒙恬,最后把视线落在了新的下属浮丘身上。
最后他收回所有视线,仰天长叹。
这四个人好像都不是什么内政后勤人才,靠不住啊。难道只能我一个人又当君又当相?
啊,不对,还有一个人!
“舅父!”嬴小政喊道。
朱襄叼着一块红薯干:“嗯?”
嬴小政立刻忘记了自己要说什么:“什么,我叫你来开会,你居然偷吃!”
在朱襄膝盖上坐着的小成蟜使劲吞咽,舔了舔嘴上的糖霜,道:“我没偷吃!”
嬴小政:“……”
他先走到小成蟜面前,把小成蟜手上的红薯干拿走咬一口,然后在弟弟幽怨的眼神中道:“舅父,如果要对南楚国开战,后勤就交给你了。”
朱襄擦了擦嘴角,道:“好。什么时候开打?”
嬴小政道:“我倒是觉得随时都能开打,舅父认为呢?”
朱襄想了想,道:“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打。”
现在虽没有青黄不接的成语,但这种成语本就是前人先用了形象的比喻后,被后人当做典故。
所以当它不是典故的时候,朱襄说出来别人也听得懂,只是后人会将他的话当做典故出处而已。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