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19(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朱襄扶额,叮嘱道:“记得每天都派人去捞钱币,就当是维护祠堂的费用了。”

春申君的遗孀住在了祠堂中,亲自管理祠堂。

她听到朱襄如此说,板了好几日的脸终于露出了笑容:“就依朱襄公所言。”

朱襄道:“还有,该和你儿子写封信了。现在楚国已灭,他已经可以出仕。我会把他带在身边教导。”

朱襄本还想把信陵君的后人也带在身边。但他们不肯,非要为魏国守三代,到曾孙辈才出仕。他便只送了一些咸阳学宫的书籍过去,并叮嘱他们,就算不出仕,也可以去咸阳学宫求学。

春申君的遗孀恭敬道:“是,朱襄公。”

楚国终于灭了,她扬眉吐气。

活该!

一想到楚国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好一点的末代楚王,连尸身都惨遭侮辱,还是朱襄公亲自去讨要楚王启的尸身,才能让其入土为安。春申君遗孀把“活该”二字念得更响亮。

活该!

朱襄把祠堂建好时,楚国反抗的势头越来越弱。

连项燕都觉得没有多大意思。

他就算抵挡,又能如何?就楚国宗室那副模样,还不如自立。

可项燕最终还是恪守了楚臣的底线,想了许久,放弃了自立。

他本来想学楚王启自尽,但李牧派人问他要不要和家人见一面。

项燕叹了口气。就算他想随楚王启而去,也还是要再见家人一面再说。

现在的项燕没有朱襄原本历史中项燕那么洒脱。

原本历史中的项燕虽然自己在军中,但他的家人族人都被安排妥当,所以他可以放心殉楚。

但现在的项燕,族人早早被秦人掠去,剩余家人也在项城城破的时候被俘虏。他实在是放心不下。

李牧给他递了台阶,他便降了。

不过项燕已经心死。他只是暂时活着。等他确认了家人和族人的安全后,与家人和族人告别后,还是会随楚王启而去。

即使他和楚王启或许没多少君臣名分,大部分时候都在针锋相对。

李牧也知道项燕不会为他所用,只是找个由头让他晚点死而已。

先殉一个楚王,又殉一个楚将,楚人可能就会对楚国又萌生过多感情,让秦国不好治理这一片土地了。

何况楚王启大概也不是很希望项燕去陪他。

楚国反抗的势头随着项燕投降彻底结束。楚国宗室和楚国大部分卿大夫都被押送去了咸阳城,等待秦王政的处置。咸阳学宫诸多学子背着包袱来到楚国为吏,教导楚人学习秦律。

楚国宗室和卿大夫一离开,大部分田地都归于秦国。秦王政奖赏完此战有功的秦军后,还剩下小部分土地,按照秦律分给当地楚人耕种。

楚国庶人没想到秦国不仅没有没收他们可怜的为数不多的自耕田,还给他们分田,对楚国的想念立刻减少。

朱襄回到楚国的时候,已经可以开展春耕了。

然后,朱襄头疼的事应验——今年又出现极端气候。

今年的冬天特别漫长,一直到了四月都还有寒冻,房陵(今湖北)一线都普降大雪。

这别说春苗了,连人都冻死不知道多少。

正好楚国各地传唱“楚人这样对待春申君和楚王启,一定会有天灾报应”的歌谣,这下子楚人认为他们真遭遇报应了。

楚国文化与中原文化不同,在七国中最重鬼神和巫术。

楚人见到鬼神真的惩罚他们,一个个惶恐不安,完全不敢去救灾和自救,只知道磕头求老天开眼。甚至有人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