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0(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楚太监不信任任何?人,每次送信都?是自己亲自出马,送完信之后继续在京城到处逛一逛。

然后就?发现老百姓们最近可是疯狂的在囤粮食。老百姓的嗅觉还是挺灵敏的。

尤其是京城的老百姓,要比其他?地方的老百姓更加的机智。对于危险的感知,也是非常敏锐的。

据说到了冬天?,边境肯定是要和匈奴打上一架,那到时候粮食肯定会上涨,因为打仗就?需要粮草,就?需要给边境兵们供给粮食。

不能让边境的士兵,流血又流泪,饿的肚子上战场吧。

所?以粮食上涨已经是必然的结果,老百姓们家有点?余钱,可不赶紧买粮食存起来了。

至于打的起来打不起来,还是要看?一看?情况的了,多年未有战争,可能会是匈奴的一次试探。

如?果大宣朝的边境萧国公一如?既往的骁勇善战,那还可以震慑匈奴多年。

万一匈奴这次试探发现大宣朝特别怂,那大宣朝就?是一块大肥肉了,而匈奴就?是一只饿狼,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刚过了几年,新旧日子的老百姓们都?提心吊胆起来了,囤粮食是老百姓们能做的唯一事?情。

江南鱼米之乡,到处是水路。

江南对比于粗犷的北方,更加偏僻的胶州,绝对是美丽的存在。

很少有灾年,有水有耕地,此地经商者还特别多,是富裕的地方。

最直接的对比,就?是田地的昂贵,一亩水田能够卖到二十五两银子,因为这地方人多田少,田地更加值钱。

袁斌很喜欢江南,虽说经常下毛毛雨,但是这地方读书人多,写的话本可是真多种多样!

第84章

大宣朝地大物博, 山川河流,地?域文化,也有所不?同?。

各地?方言也有所不?同?, 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呀。

但是大宣朝公认的最好的地?方, 江南绝对是榜上?有名!

江南温柔之乡,鱼米之乡, 大量的才子在江南留下了流芳百世的诗词歌赋。

因为?生活富足, 江南地?区的读书人堪称全国最?多的地?方。

自?古都有一句话:‘江南多文人,北方多武将’。

文人也是不?甘寂寞, 寻才比诗文,而那些喜欢闲散高才, 不?愿为?官, 反而爱, 四方云游, 游山玩水, 见情?吟诗,视物作画。

文人多了, 就忍不?住相互攀比, 论诗情?,论画意,所有的一切都能比一比。

但是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就导致了文人之间的争端是非常多, 而且也无法‘评判’。

大约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文人墨客, 多与美人相辅相成。

江南地?区有非常多的纸坊,围绕着文人展开的各式各样的‘工坊’。

书店在江南也是非常多, 读书人多,懂字的人多,导致江南地?区话本小说?特别的昌盛。

哪怕是京城的书店,大部分的话本也都是在江南传播过去?了。

文人多靠着文人吃饭的人也多,大多数的老百姓见到美景都能够吟诗几句,可见江南地?区的‘读书’已?经深入百姓。

读书跨越阶级,对于老百姓们?来说?是一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是只要过了独木桥,就实?现了阶级的跨越!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