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0(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将木片放在显微镜下。

一个形似蜂巢的,一小格一小格紧密挨在一起的世界出现在了他的眼前。胡克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又重复的锯了好几片下来,不管是什么木头,依然是这样。

细胞是木头上有的东西?张仲景的学生迷迷糊糊的问。

张仲景想了想,摇头道: 应该不是,不然仙画不会用‘最重要的’来形容它。他停顿了一下,提出一个猜想: “或许它在生物里,无处不在。”就好像气一样。

【胡克将自己观察到的这些结构命名为“细胞”,当然,人家用的是英文,Cell。不过,后来细胞学成熟之后,大家才知道这些小房间一样的结构体并不是生物细胞,而是细胞死了之后留下的细胞壁。】

【这是“细胞”的第一次面世。但是,这还不够,胡克的显微镜倍数还是不够,对细胞的观察只能到这里为止。因此,在《显微图谱》里,胡克还对制造更高倍数的显微镜提出来了一些构想。】

胡克对友人说: “我有一种设想,如果制造出更高倍数的显微镜,或许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新的世界。”

他将一根细细的玻璃棒放在火焰上面,玻璃棒在火焰的灼烧下慢慢的融化,最终末端被熔成了一个小小的玻璃球体。

胡克将玻璃棒好好的放起来,等到它冷却之后再把它掰下来,于是它就成为了一个带着小柄的玻璃球。

当然,这个玻璃球并不是标准的圆珠,而是有点像是小扁豆一样的形状。

胡克将小柄磨掉,再将这颗小扁豆一样的玻璃球镶嵌起来,成为了一个新的显微镜。怎么样?友人问。

胡克有些沮丧的抬起头: “比之前的倍数高一些,但高得不多。”

【可惜,胡克用这个方案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象中的高倍数显微镜,大概停留在30倍左右,而同时期的有一个名字读音和他很像的荷兰人,一个和科学毫无关系

但是和胡克却有点关系的布料商人却做到了这件事情,他做出来的显微镜,最大可以放大到266倍!简直是阶梯式的飞跃。】

【这也就是现在大家熟悉的列文虎克!】

第82章 生物学,农学和医学的地基(三)

【胡克、虎克,中文发音一字之差。前者牛津大学毕业并留校任助教,然后进入皇家学会,可以说一世顺遂。但后者,五岁丧父、十岁丧继父、年幼辍学、中年丧子丧妻,可谓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年轻的列文虎克穿着破旧的衣裳,背上行囊离开家乡。他在眼镜工厂里当学徒,认真的将玻璃磨成透镜。

仙画播到现在已经出现过很多名留青史的大人物了。

但大多数的出身其实都很光鲜,世家出身、士人阶级出身,再不济也是职业家庭出身,吃喝不愁,还能读上书去参加科举。

像是列文虎克这样苦逼开局的还真是第一次见。

这也让天幕前各朝代的平民百姓们一下子就有了代入感——没有人能拒绝小人物逆袭的热血爽文式故事。

各朝将作监的工匠们更是艳羡得要命。

“我也幼年丧父,中年丧母,还没读过书,怎么就没能有这样的运势?”有工匠嘟囔道。随即就被人敲了一记。

比这个有意思吗?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