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读书的确能让人变聪明。我就发现,同样的事情讲给不同的人听,往往是读过书的那个理解得更快,完成得也更好。”
卫青点头:“读书使人明理。”
霍去病挑起一双剑眉:“所以我的亲卫们,肯定是要会认字的。”
文武兼修,哪个都不能落下。
民间。
百姓们羡慕极了。
“要真有这样免费的课堂,谁会不愿意去呢?!”
当然,也有那么一些人表示自己白天做活儿就已经够累了,即使有也不
会去的。
但大家选择性的无视了他们。
“有几个人会认字已经很不错了,有的地方,找遍了都划拉不出一个识字的!”
“要能认字肯定好啊,我儿从外地寄回来的信,我都不认识,还要去找村头的田秀才去读给我听。”
“那可不?不识字就是容易被人骗。我和你们说……”
……
【为了让普通的没有接受过教育的老百姓们能够迅速的识字,还组织语言学家们发明了汉语拼音以及简体字。】
【而且,国家还设有扫盲委员会,下面有城市扫盲工作司、农村扫盲工作司、编审司等等单位,是非常严肃认真的对待这件事情。】
【当时还有目标,就是争取让每个人都能认识1500到2000个字。】
轰轰烈烈的全民大扫盲开始了。
从城市到农村,各种各样的夜校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大家白天工作完,晚上又出现在夜校里跟着老师学认字。
还有许多从清末活下来的依然裹着小脚的年老女性,都在干部的劝说下拿起了课本。
这可能是她们人生第一次接触到书本和知识。
各式各样的宣传画被贴在了墙上。
宣传画上的标语简单好理解:
“帮助妈妈学文化”
“爸爸,这个字是这样写的。”
“夫妻互教互学。”
甚至,扫盲的工作人员还编了很多相关的歌谣,一下子就传遍了全国。
【而且,这场运动并不是进行了一次就结束了,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没放松过。】
【到1964年的时候,我国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经从建国初期的80%降低到了52%,到1974年的时候,更是下降到了20%。】
路小柒放了自己查到的一些数据。
在50-60年代的十年间,全国共扫除文盲10272.3万人,年均扫盲604.3万人。
这堪称是一个奇迹。
【除了全民大扫盲之外,同样重要的当然还有完整的教育体系的建立。】
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骄傲的宣布:
“7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拼搏,中国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已经建立起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
【如今,义务教育已经深入人心,每个孩子一生下来就知道他在哪一年该受到什么样的教育。】
【有的还是必需的,是作为公民一定要完成的义务。】
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然后开始牙牙学语。
到了三岁,他被父母送进了幼儿园,一开始大哭,然后交到了新的小朋友后,开始在幼儿园如鱼得水,很快适应了集体生活。
这个阶段学的是习惯。
六岁的时候,他会开始进入到小学阶段,正式接触到知识和考试。
六年后,他升入初中。
三年后,他成为了一名高中生。
又三年,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他会通过高考。踏入到大学阶段,光荣的成为大学生,并且选择自己的专业。
四年后,他毕业了,可以选择进入到社会工作,但同样还可以选择考研甚至再考博。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