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0(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爸,我用不着。钱留着吧,万一以后……”

“我现在身体好的很。”周父打断了他,接着说:“我喊了人了。东头的老张家瓦工做的好,粉刷手艺好的是你陈叔,再买点水泥跟砖,添置点新的家具,用不了多少钱。”

“好”。

三间平房被里里外外粉刷一新,旧了的门也被拆下换上新的。沙发还是好的,没有动,周楚澜在上面铺上了一块新的沙发巾,是他的一幅画,直接画在了一块棉麻布上。桌椅都换成了新的,从村里的郑木匠那里买的,手工制作的家具带着某种粗砺,边缘的毛刺还没打磨干净,但却有一种原木风的古朴来,放在家里倒也相得益彰。

略一整修之后,整个家看起来比之前就要好很多了。客厅墙上的挂画又新增了几幅,不够挂的那几幅便去了周楚澜的卧室,墙壁角落里还有一点空白处,他拉上一根线,做成了一块照片墙。

线上挂了一排小卡,有的是周楚澜自己在卡纸上随手画的小画,有的是明信片。

对,明信片,挂了一长排。唯有明信片的风格与整间屋格格不入,是异国风情,寄出的地址都是一个:洛杉矶。

这些明信片全部都是李卓曜寄来的。

几乎每隔半个月左右,周楚澜便会收到厚厚一摞明信片。有的购于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这里的明信片多为艺术名画,还有不少本土设计师的作品。有的购于The Last Bookstore,洛杉矶最大的网红书店,店里卖的明信片风格偏后现代艺术。还有一些零散的、购于便利店、学校附近、海滩旁边的明信片,印制跟设计手法上稍粗一点,但也极具美感。

这些明信片都是他逛遍了整座城市淘来的,一张张精挑细选,然后寄给周楚澜。

从念大学的时候开始,李卓曜就有个习惯,每去到一个城市旅游便会在当地买明信片。其实刚开始,并不是他多么喜欢买明信片。而是因为周楚澜。

“每个地方的明信片其实是很有本地特色的艺术品。有时候在那些街角小店反而可以淘来很特别的设计。”因为周楚澜喜欢,所以李卓曜也被带着养成了这个习惯。失忆之后,这个习惯居然奇迹般地保留了下来,一直沿袭至今。

周楚澜在收到李卓曜寄来的第92张明信片的时候,这一年,也要过去了。

《山野札记》定档12月31日黄金档播出,台网同播,收视率几乎是现象级。晚饭后周父打开电视,调到了南北卫视准时收看。

“爸,前两天放的那个抗日剧你不看了?怎么想着看综艺。”

“不看了,反正也是重播。这个当然要看了,是在咱这里拍的呢。”

“嗯。”

周楚澜便没有换台,跟父亲一起坐在沙发上,很安静地看完了一整期的节目。片尾还有一段1分钟左右的导演采访,应该是夏天的时候提前录制的,李卓曜还穿着那件没有logo的白色T恤。

“哟?李导演脖子上挂了一个跟你一样的吊坠。这个最近在你们年轻人中很火吗?”

周父指着电视屏幕说。

“什么?”

周楚澜正在收拾桌子,立即抬头。

他看到李卓曜对着镜头笑意弥漫,脖子上挂着一个黑绳穿着的玉像,是当年他们一起去启华禅寺求来的日曜菩萨像。

周楚澜心头一动,从脖子里扯出那根黑绳——上一根丝绳已经断掉了,他又用5根线编成一根新的穿上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