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3(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喻商枝不清楚这个时代有没有盒饭这个概念,起码在原主的记忆里是不存在的。

他想做的,不是那种从大食肆点菜,装进提盒里带走的盒饭,而是事先做好荤素搭配的几个菜色,按照固定价格自选售卖的“快餐”。

这样便可以控制成本,每天有什么食材,就做什么菜,至于价格方面,就追求薄利多销。

听完喻商枝的解释,温野菜心脏怦怦跳。

他也是个脑子活络的,现下迅速明白了这“盒饭”的优势在何处。

“我觉得这生意做得,县城里的人,总比镇子上的人有钱。依你这样说,那些懒得开火的,或是急着赶路的,都可以买一份带走,只要定价公道,怕是会有许多人乐意买账。”

喻商枝补充道:“没错,往后咱们攒多点钱,就再找个更大的铺面。”

温野菜登时蒜也顾不上剥了,一把攥住喻商枝的手道:“你说你这脑子怎么长的,成天都有好多点子!”

喻商枝赶紧伸手兜住要落在地上的蒜瓣,放回灶台上的碗里,又扶着温野菜在小板凳上坐稳。

“你若觉得可行,咱们往后就朝这个方向打算。”

要温野菜来说,当然是可行的。

依着喻商枝以前的说法,医馆并不会很快盈利,县城又租子高昂,没有点别的营生,最开始的一段时间,家里说不准还要往里倒贴钱。

若能开这么个小铺面卖吃食,挣钱就更容易了。

而且这可是他自己的营生,大小也算是个掌柜呢。

温野菜越想越高兴,喻商枝见他这般开怀,心里头也松快了不少。

***

胡家兄弟干活麻利,新房简直是一天一个样子。

原本喻商枝的意思是让他们中午去老屋吃饭,但他们一群汉子,去一个有哥儿和姐儿的家里,总归是不自在,所以除了开始的两日,往后都是在新房的工地上吃。

为了有个遮盖,也为了保证下雨不淋湿盖房的材料,胡家人还在工地上扎了个简单的草棚子。

起初这群人想着,虽然喻商枝和温野菜人都不错,但管这么多人的午食,能给吃饱就不错了。

哪知每日中午端过来的饭菜,都是装在盆子里冒了尖的,一盆荤一盆素,馒头虽不是纯白面的,可也是白面粗面掺和在一起的,一人吃五六个都还有剩。

他们拿了工钱,中午又吃得油水足,自然愈发甩开膀子,卖力气盖房。

以至于半个月过去,这新房的进度远比最初设想的要快许多。

而这段时间里,喻商枝抽空去了趟水磨村,找张木匠打了些新家具。

张木匠现在见了他,简直就和见了财神爷一样。

只要来过一回,赚得银子够他家老小吃上两三个月的。

家里现在的一些旧家具也并非不能用,只是房子大了,屋子也多了,要添置地也变多了。

不然进屋以后空荡荡的,岂不冷清。

除了一些桌椅橱柜等,喻商枝还单独拿出一张图纸给张木匠看,他想趁着夏天到来之前,做一架手动风扇。

去年在斜柳村过的夏天,实在是令他心有余悸。

而温野菜今年有了身孕,更容易怕热,若是没有个实用的纳凉法子,苦夏厉害了,必定对身体也有损伤。

但在这个时代,平头百姓是绝对用不起冰的,喻商枝想了好多日,最后还是决定做一个用绳子就能控制的四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