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个烫手山芋。
由于其特殊性,朝官在各地任期四年一换,而海安府和其他的几个流放之地都是三年一换。若是哪年做出点成绩,还能再短一年。
王泗水上任第二年,就上了奏折,说发现采珠县的老人皆长寿,四处走访调查,发现老人们常年采珠,接触到珍珠里的仙气,因此得以长寿。于是请封采珠县为长寿县。
在古代这个平均年龄四五十的世界,七八十岁那就是长寿的象征。而这个长寿县里老人众多,平均年龄都在七十,甚至还有一个九十高龄的。
在大瑜,长寿就是祥瑞。
王泗水是世家王家的人,去这些流放之地的官员,多多少少都是有些背景,不然根本压不住下面的人。
经过王家的运作,采珠县更名为长寿县。
能站在紫宸殿的官,都是人精。怎么可能不知道王泗水的奏折其实就是为了能让自己任期再少一年。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世家大族们以往也都是这么干的。
只有什么也不知道的小皇帝信以为真。
而一直等到年末,王泗水竟然没有奏请离任而是续任,奏折之内言辞恳切,令人动容,俨然就是一个为国分忧不计后果的好臣子。
一直到第二年各府上缴税款,海安府税款比往年少了一成,还请求朝廷拨粮。众人这才想起来大瑜有个规定,七十老者,不仅不用交税,官府甚至还会每月给长寿老者发放粮食。
能活七十者少之又少,又因分散大瑜各地,因此这项规定形同虚设,也没什么人记得。
先祖定下的规矩,没道理说改就改,区区长寿县老人,能吃多少粮食?
结果拨了两年后,朝廷发现,他们快要养不起长寿县的老人了。
长寿县之前是采珠县,海安府虽靠海,可因海运不发达,渔业也就并不发达,走陆运鱼半路就死差不多了。因此大部分人都是靠采珠为生,只有珍珠才能拿出去交换粮食。
采珠县所处的那一片海,贝类产量比其他地方丰富许多,人口基数也就比其他县要大。
基数大,老人占比也大。
小小的采珠县,长寿者竟已过万人。而采珠县的税收却是少的可怜,因为不仅长寿者不用交税,十岁以下的孩童亦不用交税。
税收少,每个月还要发放一万人的口粮。
仔细算下来,长寿县的老人一年要吃的粮,竟然能养活驻守边关的将士万余。这还不算免去的老人和十岁以下孩童税收,要是加上税收,还能再养一万。
每个县都有免税的老人和孩童,但基数少,可以忽略不计,长寿县积少成多,量过于骇人,朝廷想要叫停却已为时已晚。
彼时正碰上天灾接连不断,小皇帝彻底失去民意,海安府长寿县率先爆发起义。
隐藏在长寿县下的悲剧,这才大白于天下。
哪有那么多的十岁以下孩童和七十以上的老者,士族与官府勾结,篡改年纪不说,还将本该免去的税和应该发放的粮食全部收入囊中。
老人和孩子不仅没有免税,反而要交更多的税。理由是海安府物资匮乏,他们没有劳动,白吃白喝,就要多交钱。
这些钱和朝廷拨的粮款,全部进了士族和王泗水的口袋里。
上行下效,整个海安府各县,全都趴在贫苦百姓身上吸血,各个吸的脑满肠肥。
萧锦年不知是手气好还是手气差,第一本就抽到了王泗水奏请封采珠县为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