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附近的文人方士诗文相和,端的是过了几年畅快日子。

然而好日子不长久,至正十二年七月,徐宋大军攻陷杭州,他为了避难只能带上家眷返回青田老家。

如果只有他自己他待在什么地方都无所谓,只是孩子还不满两岁,让妻儿和他一起涉险实非好男儿所为。

结果回老家没几□□廷又给他送了封公文,这次起用他为江浙省元帅府都事,主要任务是平定浙东一带的盗贼,重点对象是海盗方国珍。

朝廷公文上写的是剿匪,江浙的官员打不过海盗悍匪只想招安,两边的意见达不成统一,最后就是他这个想剿匪的两头不是人。

左丞帖里帖木儿想招安,为的是明面上的太平,丝毫不顾盗匪肆虐下的百姓死活,方国珍又是个活络性子,为了当官不惜花大价钱贿赂朝廷,最终摇身一变成了朝廷的海道漕运万户。

刘基剿匪的时候不只一次劝上头不要招安,方氏兄弟为首犯,不诛无以惩后,方国珍从海盗变成朝廷大官后便开始鸡蛋里挑骨头找他的事。

得,这次出仕又以辞官告终。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帝王不识货,那就别怪他不讲情面了。

刘基仕途多舛,可他依旧有一颗为民做主的心,周边的势力看来看去只有朱元璋和张士诚对百姓好,只是张士诚目光短浅,长此以往不是好事,不若朱元璋有潜龙之资。

这次官府有人推荐他出来当官,他琢磨来琢磨去还是决定过来看看。

这次来的不只他一个,和他同行的就有宋濂、章溢、叶琛等人,还有从别处来的名人,朱大帅来者不拒全部接见,城里的礼贤馆都快住满了。

感觉不太靠谱,再看看。

刘基非常清楚人勾心斗角起来有多可怕,没道理朝廷那边的官汲汲营营,到起义军这边就成了清正廉洁的好官,用脚指头想也知道不可能。

以他之前对朱元璋朱大帅的了解,这绝对不是个可以哄骗的大老粗,相反,这人从一无所有一路走到现在比谁都不好忽悠。

所以他大肆招揽人手是为了什么?总不能把他们当摆设吧?

粮食宝贵,鬼知道这里头混了多少只知道吃不会干活的人,滥竽充数也不能这样啊。

刘基一时半会儿想不通,但是他相信他的直觉,朱大帅穷苦出身,绝对不是浪费粮食的人,他手底下肯定不留无用之人,两个月之后再看看。

于是他就来教书了。

虽然朱大帅的势力和周边其他势力相比不算强,但是一时之强不能代表一直强,相比之下这里已经很不错了。

实在不行的话,朱大帅家的公子早早懂事也能让他看到些希望。

唉,他知道大帅亲生儿子年纪小,没想到会这么小,来之前应该打听清楚,现在这弄得他走都不好走。

沐青不知道这位据说能掐会算的神人在想什么,总觉得他的眼神怪怪的,打完招呼后赶紧回到书桌旁坐好。

好在小朱标很快就蔫儿蔫儿的回来,有人陪他一起受罪比留他一个人在房间里感觉好多了。

也就是今天第一次见面四位先生都在,过了今天他们就该分开排班了。

虽说他们个个都学识广博,但是仔细分的话还是各有所长,比如宋濂宋先生,他讲四书五经其他几位先生就比不过。

以后一天只面对一位先生,两轮之后还有旬休,除了多对一教学亚历山大之外好像和去书院没什么区别。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