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这本书,补充一些时代背景
剑桥镇有着一条通往北海的河流,直至18世纪剑桥是重要的内陆港口。
在海运兴盛之前,内陆港是国家物流网络的重要环节。比起海港,内陆港口不会遭到外国海盗的侵扰,又便于国家内陆地区的商贩到达。
·
剑桥镇的名字原来是「主教泊」。1583年,亨利八世从诺瑞驰主教手中夺取了小镇和庄园的所有权,并更名为「国王泊」,成为了英格兰第三大港口。
·
剑桥大学选址在此成立。从14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它与牛津大学是英格兰,唯二受到皇家保护的大学。
从一开始,在法律制定上小镇与大学的权利就是不平等的,成为敌对情绪的根源。
·
像是校方规定奶油按英寸购买,不以重量购买,这种售卖方式一直沿用到一战时期才结束。
大学扩张对小镇格局的影响从古至今。比如1449年,为了扩建国王学院迫使镇民迁出老教区,搬到郊外。
时间到了20世纪30年代,圣约翰学院为了扩建迁走居民,拆毁18世纪老别墅。
如果说城镇发展改变建筑格局是不可避免的,更严重的敌对因司法执法而起。
小镇警察无法管辖大学,校园警察却能不必获得镇政府审核,直接逮捕小镇居民。
不少时候,学校对于学生的行为不端是关禁闭或开除,但会囚/禁犯事的当地居民。
这样的权特权泛滥,一直到1894年,几位无辜的商人遭误捕后才废除。
可想而知,这样的特权泛滥会导致暴力与流血冲突,当地人也校警称为"斗牛犬"。
剑桥镇和剑桥大学的徽章,同时设计于16世纪70年代。
小镇徽章的图案与剑桥大学丝毫无关,大学徽章上也没有丝毫小镇的影子。最能体现两者之间互不理睬的情况。
与此截然不同的是19世纪建立的英国省级大学。
校方与当地紧密合作在了一起。当地人资助大学,而大学又让当地人有了更多机会获得高等教育。
这样的紧密合作能从大学的徽章上体现出来,举例利物浦大学的徽章画着本市吉祥物“利物鸟”。
·
剑桥大学享有这样的特权几百年,也就不难理解在19世纪中叶之前,它的内部改革推进十分艰难。
会排斥对于全面引入与时俱进的自然科学学科,会固守神学宗教作为大学荣誉学位的获取途径,无法从古典大学顺利转型为现代大学。
直到19世纪中叶,英国政府力量的介入,才推动了彻底的牛津与剑桥大学的改革。
进入21世纪后,小镇与大学从以往的冲突,渐渐成了互惠合作。
第17章 Chapter17
==========================
Chapter17
布兰度看向两个妹妹,眼神不能更直白。
「摸黑进入小巷,冒着摔一跤的风险,你们就是打算围观这种热闹?」
布兰度低声问:“你们对死老鼠很感兴趣?”
凯瑟琳与莉迪亚疯狂摇头。
绝对没有!生怕迟疑一些,真会被哥哥送上一袋老鼠。
莉迪亚立刻解释:“我们听到了,那个男人带人要去故意找茬的,想瞧一瞧他们会搞什么事。”
凯瑟琳补充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