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见到的巨型千足海虫尸体,它被浸泡在玻璃缸的透明防腐液体中。
千足海虫的介绍展板写了它的捕捞位置,也放了一幅传说中的海怪康瑞特画像。
对比两者,不是完全相似。
海怪的头部是类鳄鱼状;千足海虫尸体却呈现出复杂的进食结构,咽头能够由内外翻。
布兰度看到在这只10米多长的巨型博比特虫尸体边,还有另外十只玻璃瓶。
其中都是博比特虫的尸体,但全部是1米左右的长度。展板上注明,它们分别在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温暖海域被捞到。
由此可见,“千足海虫”的存在不是个例,但体型大到十米的非常少见。
“这里还有一种会隐身的鱼。”
埃里克指向鳗鱼类的展台。
策展者将鱼的尸体泡在了防腐液中。
它只有眼睛是黑色的,身体其他部分是透明的,成叶片状。
其右侧有另外三个玻璃罐。
从左到右,分别浸泡了玻璃条状的鱼,腹部黄色的鱼,以及腹部银灰、背部黑色的鱼。
埃里克看向这个展台的主题——《鳗鱼的一生》。
展板说明四条看上去截然不同的鱼尸其实属于同一种鱼。
策展者在追踪观察与捕捞后养殖的过程中,发现根据鳗鱼的生长时期不同,它会从幼时的全身透明变成熟态的腹部银灰色。
布兰度走进一观。
这就是鳗鱼的四个阶段,透明到能在水里隐身是柳叶鳗。
渐渐生长为玻璃鳗,鱼身的黑色素在不断增长。再变为成长期的黄鳗,最后变为成熟期的银鳗。
这时,三位同行的游客路过。
其中有人发出惊呼,“上帝啊!鳗鱼居然是这样生长的,也太神奇了。”
他的同伴立刻嘲笑,“呵呵,这种展览,你看看就好。展板上写策展者亲自捕捞养殖后观察到这样的结果,它写了什么,你还真信了。”
另一个人说:“就是!我更相信鱼可以是一直透明的。鱼能隐身,人为什么不可以?说不定用这种隐身鱼做原料,就可以制成传说里的隐身斗篷。”
三人闲聊着,渐渐远去。
布兰度与埃里克捕捉到了其中几句话。
埃里克:“您怎么认为呢?”
布兰度:“人不可能绝对理智。每个人更愿意相信自己偏向的那一种观点,我也一样。对于鳗鱼的隐身,让我想到之前禁林山洞航海图上的一种海怪。”
埃里克猜到了,“是德拉克龙。”②
德拉克龙,是来自法国东南部的怪物,在阿尔卑斯山的脚下,它别名是“隐身的魔术师”。
它不是地道的海怪,或称为水怪更合适,潜伏在河流深处,可以变化形态。有时是成蛇状,有时变成人形,有时可以隐身。
埃里克听过法国的相关民间传说。
“德拉克龙不是天生具备隐身能力,它需要将鳗鱼肉或者用人肉炼成的油膏涂抹在身上。”
那不是对人类友好的怪物,它阴险狡诈,反复无常。
传说里,它会催眠去河边洗衣服的姑娘。受害人往往会被先奸后食,剩下的人肉被炼制成隐身用的油膏。
布兰度从透明的柳叶鳗联想到传闻里的德拉克龙。
两者之间的关联,是“鳗鱼肉”与“隐身”。
德拉克龙是虚构的,但虚构时不是胡编乱造。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