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表示臣服,“是。”
说完,他又看了一眼,不再思考有的没的,而是继续问道,“接下来要怎么做,继续放出流言吗?”
“等!”
“等?”安托万不明白。
“除了做出高价收购法债的假象外,什么都不用做,”苏叶不解释,很快就知道了。
果然,没多久新的新闻占据了报纸的头版头条,题目骇人听闻:银行是强盗同伙,班尼特黑幕帮人抢夺家产!
这篇报道用整面篇幅详细描述了班尼特银行是怎么暗箱操作,帮人暗夺家产,把人家财产转移的,手段之隐蔽,让人触目惊心,深怕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着了道。
文章内还列举了三个例子,某某夫人在班尼特银行存入十万法郎,按照约定,这笔钱只能她亲自取。
可银行开具给她的,是不具名存单,只要拿到存单,就可以把钱取出来。
于是她的钱被儿子取走,她竟然一点不知情。
银行狡辩说,当初的协议中,还有一条补充条款,那就是夫人行动不便时,可有人代劳。
但这个代劳,需要夫人的亲笔签名。
夫人敢确定,她从未签过自己的大名,可钱却被取走了。
现在这笔钱被她的赌徒儿子全花没了,而她需要钱治病,却身无分文,只能把班尼特银行告上法庭,理由是违规操作。
除了她之外,有人是存放在银行保险箱里的物品被别人拿走,有人原本有大笔利息,可等取钱的时候才发现当初签得是免利息的条款,也就是钱放在里面十年,一分利息都没有。
这些年客户取走的,不是利息,而是本金!
撰稿人文笔极佳,把三个例子的主人公刻画的凄惨无比,看一眼都深感同情的程度。
在文章末尾,还用极为煽动的语言,诉说对班尼特银行的不信任,害怕这样的命运重复在自己身上,因此无论是钱还是物品,都不应该放在班尼特银行,相比之下,还是遭遇危机,都能迅速解决,拥有雄厚资本的伊索银行值得信赖。
这波拉踩,苏叶给满分,多好的危机公关啊,不仅解决了伊索银行之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能从对家手里抢走客户。
当然了,或许这并不是佛朗索瓦的本意,但他利用舆论打击报复班尼特银行的目的达到了。
顿时,伊索银行门口原本人声鼎沸的场景,换成了班尼特银行。
而缺钱和信任危机,对银行而言,是完全两个不同量级的麻烦,前者如果是炮弹,后者就是核弹了。
班尼特银行一时间焦头烂额,一面要澄清流言,一面还要应付法院发来的传票。
可报纸上说的信誓旦旦,岂是他们想解释,就能解释得清的?
银行门口已经挤满了取钱取东西的人,比之之前伊索银行门口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么多人挤在一起,极容易发生踩踏事件,这不,在班尼特经理出来,打算说一些安抚的话语时,就被愤怒焦虑的民众推到了,身上被踩至重伤。
好不容易被保镖们拯救出来,人已经奄奄一息了。
紧急开枪鸣警,以强力手段把人群分开,把经理送去医院。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