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1(1 / 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及防吓了个趔趄, 摔倒在地。逗得崔遥他们哈哈大笑。  钱秀才恼羞成怒:“怪不得令沂厌恶你们。”  杜长兰抱胸睨着他:“所以呢,付令沂是什么德高望重的人?还是了不得的大儒,什么时候他的喜好还成了衡量一个人好坏的标准?”  不给钱秀才反驳的机会,杜长兰继续道:“还是说钱兄是付令沂的应声虫,付令沂说什么你就信什么。”  “你——你胡说八道。”钱秀才气了个倒仰,他的友人也上前助阵,斥责杜长兰:“巧舌如簧之徒。”  杜长兰无所谓道:“总好过笨嘴拙舌,毫无主见。”  钱秀才胸口剧烈起伏,抖着手,指着杜长兰“你你……”半天。  杜长兰叹道:“看罢,半天吐不出一个字。”  钱秀才本就受惊,如今怒火交加,眼睛一翻直接撅过去。  钱秀才的同伴犹如得了什么加持,顿时激动道:“杜长兰,你这个…”  “何兄慎言。”杜长兰眼尾上挑,懒懒道:“事关杜某声誉,若是何兄列不出个一二三,摆不出铁证,仅是随口胡诌,杜某可是要请何兄去县令大人跟前论一论。”  言下之意,我要告你诽谤喔~~  何秀才脸色青青白白又转黑,但他身体比钱秀才瞧着好上一点儿,无能哼了一声,扛着钱秀才走远了。  崔遥压低音量,乐道:“杜长兰这张嘴固然气人,但拿去对付外人,不是一般的爽。”  其他人附和,陆文英没吭声,但也没反对,明显是认同的。  杜长兰甩给他们一个无语的眼神。  经过刚才那一遭,有人对杜长兰避而远之,也有人觉着杜长兰有趣,主动交好。  “长兰兄骑术了得,我等羡慕不已,然在下愚钝,至今还不得要领,不知长兰兄可指点一二。”  杜长兰笑道:“这有甚。”他热情的拉着张生的手:“我们实践演练。”  武师傅视若无睹,并不干涉。  骑射场看着大,但做马场差了点意思,马儿也跑的不痛快。所以得有经验的人带带。  杜长兰手把手教学,一刻钟后张生意气风发的回来:“我约摸是会了。”  于是其他人也涌上来,学生数量多,却仅有两匹马练习,实在是僧多粥少。杜长兰也忙忙碌碌。  待时间到了,众人还有些恋恋不舍,但众人同杜长兰的关系却拉近不少。  张生拉着杜长兰的手:“下次你再教教我,我定然就会了。”  杜长兰:“张兄聪慧过人,什么都难不住你哈哈哈哈。”  一行人说说笑笑,崔遥他们此刻沉浸式代入杜长兰父子回乡时,小杜蕴的视角。  崔遥气的磨牙,“没良心的杜长兰。有了新欢忘旧爱。”  众人一个趔趄,差点摔了嘴啃泥。宋越忙道:“阿遥,这话不是那么用的。”他们的清白名声还要不要了。  崔遥哼哼:“反正就是那么个意思。”  众人吃了午饭,各自回屋。他们还得誊抄书籍,赶在期限之前还回去。  未时两刻杜长兰才回院,手里还拿着两本《梁书》。一套两册。  宋越搁下笔凑过来,仔细瞧了瞧,感慨道:“这书我就只在书录上见过。可算见到实物了。”  陆元鸿也跟过来:“是张秀才给的?”  杜长兰笑应,又道:“你们先将手边的书籍放一放,一人誊抄一册。我那边誊抄的晋书就快好了。”  宋越和陆元鸿没有意见,杜长兰交代完毕,回到自己屋子。  屋外日光烈烈,连空气都仿佛扭曲了。他支开窗户,热浪瞬间袭来,扑了他满头满脸。  杜长兰使了折扇有一下没一下扇着,看着窗外的草木,地上投下的树影,耳边是声声蝉鸣,这是独属于盛夏的午后静谧。  没有儿子,没有友人,没有亲人,一片茫茫中只有他。  他歇了扇,倚窗阖目。那张平静的面皮下,不知道在想什么。或许什么都没有想。  半晌杜长兰睁开眼,理了理衣袖,在书案后落座,提笔誊抄书籍。  这样的日子高频率重复着,因着从古至今的书籍太多了,而杜长兰他们所拥有的太少。只能誊抄。  不提杜长兰陆文英和陆元鸿出身农家,饶是宋越家境宽裕些,也只是吃穿较好,教育资源本质上与杜长兰他们没有区别。  家里书柜空荡荡,老鼠来了都得饿死。  申正,杜长兰誊抄完毕,整齐放进书柜,叫另外两个友人去主教室上课,下午是训导的讲课,浅显易懂,很适合宋越他们听讲。  日头高悬空中,灼人得紧,陆元鸿被晒的哇哇大叫。  “我感觉我都要被烤熟了。”  杜长兰揶揄道:“那我们明儿打伞。”  “不行不行。”陆元鸿和宋越把头摇成了拨浪鼓,“男子汉大丈夫,岂能晴日打伞。”  虽然他们很想,但真的很怕被人笑X﹏X  杜长兰随他们去,晚上几人又在挑灯夜战,这种模式与他们在镇上时一般无二,众人都习惯了。但县学有灯油补给,这笔钱省下了。  日子充实而忙碌,所以当杜长兰收到李道岫考上举人的消息时,还怔了一瞬。  下一刻,他眉眼带笑对李道琦道贺:“这是大喜事,不知大兄回来否?咱们安排庆祝庆祝。”  李道琦脸上笑意一顿,瘪瘪嘴:“大兄信上说他拜了老师,已经随老师去京城了。”  “是乡试主考官?”杜长兰并没有听说李府有认识的大儒,况且李道岫能拜师早拜了,偏偏在乡试后。除了主考官,杜长兰也想不到旁人了。第64章 鸿雁文会·上  李府上下一片欢腾, 大儿年纪轻轻考上举人,李珍眉宇间也染上矜持的喜意。  屋内杜长兰同严奉若对弈,他落下一枚白子, 笑言:“午后李伯伯提问, 我答的算不得好,他也未责备我, 多亏了大兄啊。”  杜蕴咽下口中点心, 仰起小脸问:“爹答了什么?”  严奉若摩挲棋子,迟迟未下。  对上一大一小好奇的目光, 杜长兰摸了摸鼻子,道:“苟富贵, 无相忘”。  小孩儿眼中茫然, 这没头没尾的一句,他委实不懂。  屋内响起一道轻轻的笑声, 严奉若落下棋子, 对杜蕴解释:“此乃出于史记·陈涉世家一文。”  小孩儿反应过来,不好意思的捂住脸。严奉若道:“你还未学至此, 不知缘故也是合情理。”  杜长兰落下白子,将严奉若围堵,笑眯眯收拣战利品, 一边道:“你奉若伯伯说的对。”  古代讲究博闻强记,科举尤甚。大几十万字的书籍需得背个滚瓜烂熟。仅史记一套,独占五十多万字。  而考生需要背下的不仅是《史记》,《汉书》《战国策》《左传》等大几十本史书,也在悠哉悠哉挥手。  且不提一般秀才能否拥有这些书, 就算侥幸拥有,也需老师讲解, 自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