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在京兆府食堂吃朝食, 听见他手底下的功曹参军宋邺和司仓参军钱前正在说笑:“钱大人,你猜慈乐侯柳家这次向武信侯史家提亲的事, 能不能成?”
慈乐侯柳家是皇帝萧敏生母贤懿太后柳氏的娘家, 他的娘舅家,他常常因为未能孝敬生母而痛心, 因而登基后待柳家甚厚, 封大舅父柳潭为慈乐侯, 给柳氏族中的子弟加官进爵,可谓荣宠至极。
宋邺讶然:“柳家向史家提亲?不知柳家的哪位郎君向史家求取哪位女郎?”
他还没听说这件事。
钱前说道:“慈乐侯幼子柳季华柳四郎相中史家二房的史三娘,就是替她兄长去西南镇守那位,如今已官封镇西将军的。”
宋邺啧了声:“谁乱点的鸳鸯谱。”
那柳四郎是个十足的文弱书生, 史玉皎则是将门虎女, 就不怕嫁娶之后小两口彼此相互嫌弃, 他嫌弃她粗莽,她厌他迂腐。
怎能过到一处去。
“宋大人这就不知道了吧?”钱前说道:“听说柳四郎身子骨弱,常年离不开药, 柳家去玄都观给他算了,那里的道长说娶个健硕命格带煞有胆气的媳妇儿,才能旺他旺子孙旺柳家。”
养在深闺的寻常千金定然是不行的,柳家就想到了史玉皎,话说上过战场的女将军,胆气没得挑。
沈持:“……”
“柳家挑儿媳妇的眼光还不错,”宋邺说道:“这史三娘虽是武将,但见过她的人都说其容色行止上佳,挑不出毛病来。”
沈持听得莫名紧张,他端着餐盘走过来轻咳一声坐下:“二位大人,史将军还在西南领兵戍边呢,如何谈婚论嫁?”
钱前环视四周,放低了声音说道:“下官听说柳家打算请求陛下赐婚。”
宋邺:“再怎么说史将军也是一个女郎,无论朝廷还是史家都不会让她领兵在外一辈子的,她总是要回来婚嫁的。”
“史家不是还有个小郎君史玉展嘛,听说再过几年长大了,要去接替史将军的……”
就那个天天挨打的小破孩啊。
沈持:“……”
她总是要回来婚嫁的。一句话如醍醐灌顶让他怔在那里,是啊,史玉皎二十岁了,待字闺中正是婚嫁之年,别人会给她做媒,遇到合适的郎君,史家也会应下这门亲事。
史小将军出嫁。
他越想越有点不是滋味。
当年读到“唤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①”这句词时,沈持不太懂,明明每个字都认识,放在一处他却看得一头雾水,咂摸不出词人的愁绪来,可这几日,他时不时会想起她的十三岁那年秦州府初见时的狻猊银面,去年年初在通州府再见时风拂起她的帷帽,舒展英气的眉眼,还有在黔州府戍军大营时她的一身铁甲……终于懂了词人的种种“思量”是怎么来的了,唉,如今才知晓。
史家这边。
柳家上门来给史玉皎提亲,她两个叔伯竟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