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弼则看着沈持问道:“大昭皇帝身边的丞相在做什么?”
沈持答曰:“我朝丞相,上辅佐天子顺应国运;下领百官仁爱子民,治理官员各司其职,恪尽职守;对外,镇抚四方诸侯,维护朝廷天威;以确保我朝风调雨顺,政通人和。”
“领教。”段弼拱手道:“沈大人真不愧是状元郎出身。”仅一席话就知他是有真才实学的。
段清川则问:“贵朝的太子读书用功吗?”
礼部员外郎顾擎说道:“我朝皇子皆自幼师从大儒习文,读万卷书。”
段清川:“贵朝治国人才济济,何须太子学富五车?”他看着沈持:“沈大人,请赐教。”
沈持说道:“世子殿下,太子读书是为知礼,知可为之事,也知不可为之事,他日为君,能为群臣之表率,有句话叫,‘君好之,则臣服之;君嗜之,则臣食之。尺蠖食黄则黄,食仓则仓。③’,说的就是君与臣,常上行下效,君正则臣忠,方能治理好天下。”
“多谢沈大人赐教,”段清川起身为沈持斟了一盏茶:“受教了。”
他又问起一些礼仪,礼部员外郎顾擎同对答如流,一点儿都不失大国风范,真是神队友。
段若嫣则看着沈持,却与兵部侍郎任竹青攀谈起来。
过了晌午,双双说到口干舌燥之际,段思仓笑着说请他们在番馆多住几日,还说择日赐宴,请他们尝尝大理国的珍馐美味。
沈持与队友们对视一眼:聊是聊得甚欢,可他对开矿之事避而不谈,咱们这次不会无功而返吧。
此后,又这样费了三日口舌,当然,也吃了段氏王室几顿宴请。
一天,从大理王宫出来回到番馆,窗棂前有信鸽飞过的痕迹,兵部侍郎任竹青回屋后拿手指沾水在几上写道:圣上命西北沐琨大将军,长沙府守将朱长胜率十万精兵迂回兵临大理国东北,东南,与西北史将军,成三面合围大理国之势。
大有谈不成就打之意。
蓦地,沈持的手重重——不,随意放在几上,心道:给力,好极了。
细想此次怪不得遣兵部侍郎任竹青随行,原来,有这么一步棋。
第141章
棋下到这一步, 该反客为主了。
太监冯柏挺直胸膛:“明日再进大理王宫,不跟他们废话,就问咱们所提之事, 他们答应还是不答应吧。”
两件事,头一桩, 大理国不能跟安南国勾结串通,不能联姻, 不能来往频繁,再者, 允许我朝工部在大理国境内开矿, 或者合伙挖矿石, 一起分好处。
“这几日跟他们饶舌下来,”礼部员外郎顾擎背着手去番馆的庭院中欣赏春色:“本官的舌头足足瘦了三圈。”
“打明日起, 再不用跟他们浪费唇舌了。”
“等回到京城, ”兵部侍郎任竹青笑道:“吃一顿卤牛舌头补补。”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