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9(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物员外郎顾擎正好知道,答曰:“正好填满我朝百姓和官府的粮仓。”

段仲秀笑道:“顾大人答的也妙极了。”

他心下道:大昭朝的使臣不可小视。当下老实恭敬起来,引他们去番馆下榻:“请在此歇息一夜,我王明日设宴为诸位接风。”

沈持:“有劳段大人。”

当夜,他们来不及欣赏鸭池城的春夜,在番馆之中各自梳理思绪,无人交谈,都在想明日立于大理国的朝堂之上,该如何说服大理王段思仓不要与安南国走的太近……而沈持,还有另外一个想法:除了安南国的事之外,他还想和大理王谈谈两国共同开发铜矿之事——大理国与安南国勾结,不就是图开矿一事吗。

让他来撬了这墙角。

他太馋了大理国了,但是一下子吃不了人家,只能想着先啃点儿滋味。

历史上的历朝历代,都不可能不觊觎西南这边土地。什么烟瘴之地呀南蛮之地呀,听他们说,比起大西北的荒漠,还是这里香,天暖,物产丰富。

……

当晚细细拾掇朝服顶戴,沐浴熏香,早早睡下,以确保明日相貌堂堂地出现在大理国的朝堂上,不能萎靡模样损了朝廷的脸面。

次日一早,沈持起床用过朝食后拾掇齐整,又在口中含了一枚鸡舌香,自觉吐气如兰后才吐出来用清水漱口。

巳时中,大理国的鸿胪寺卿段仲秀来了,他穿一身墨绿色衣袍,左鬓上簪一朵娇粉色的山茶花:“诸位大人,王上有请,请跟在下走吧。”

沈持:大理国买不到镜子了吗?这墨绿跟娇粉的颜色撞上挺抢眼的,这是去上朝吗?有点不严肃的样子。

他跟在段仲秀身后一路走一路留着心眼,生怕被带到别的什么地方去。好在很快便看见了大理王宫的丹陛,宫殿群与紫禁城的风格别无二致,同是红墙金瓦,放心了。

进入王宫,很快在宫殿的正殿里见到了大理王段思仓。

他五十岁上下,长的比较方,形状上的方,但眸中精光满溢,他不讲究什么繁文缛节,大大咧咧地东向坐,也就是自己坐在尊位上,环顾沈持一行人说道:“大昭皇帝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吧,诸位远道而来的大人。”

他读书不多,别跟他掉书袋子,别废话连篇。

沈持说道:“今月王上的爱侄段郎君被我朝圣上请去一见的事,敢问王上听说了吗?”

段思仓的眼神极细微一变,哈哈大笑:“圣上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召见小侄,本王感激不尽。”

“在下一行人这次来,”沈持神闲气静地说道:“是礼尚往来,圣上一直说他宫中还陈列着大理王上多年以前的贡品,想着总要还了这份礼才好,如今总算想到一份厚礼,特遣在下来问问王上合不合意。”

“哦,”段思仓垂下又宽又有褶子的眼皮,从高高的王座上看下来:“沈大人说来听听?”

沈持:“我朝在毗邻贵国的铜仁县境内发掘朱砂矿时发现一处铜矿矿藏山脉,据我朝的工部官吏初步判定,矿区恰好在贵国的昭通郡境内,值此天时地利之时,倘若我朝来开铜矿,所得抽成分与王上,这厚礼不知王上意下如何?”

段思仓听了又是几声大笑,接着话风一转不谈开矿的事了:“本王听说沈大人曾是新科状元郎,学问第一,今日来了,有许多人想要向沈大人求教,不如先与他们切磋学问吧。”

说完,他拍手叫来三名大理国的臣子,一人是世子段清川,二十五六岁,生得俊如美玉,全然不像他爹段思仓那样方,一人是丞相段弼,是个中年美髯公,另一人是辅国大将军段若嫣,是个女子,柳眉入鬓,通身清朗而威重,一看便知这三人绝不是草包之流。

段清川谦和地与沈持四人—御林军校尉没来,他,加上任、顾两位大人及冯柏,执了礼后,端坐饮茶。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