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4(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然而这话听在皇帝耳中就变成了对他的鞭策鼓励,而他应对如此鞭策的办法就是压力给到冯鄞守。

冯爱卿这户部尚书做得还是不够完美,只节流可不行,还是得开源。——他心中如是想。

冯鄞守莫名的打了个寒噤,头皮微微发麻总有一种要大事不妙的感觉,他看了看周围,最终只以为是许平川被他气得丧失了理智,打算逮着机会揍他。

冯鄞守还是很在乎自己的身体的,李鹤春一唱完“退朝”,他就急不可耐地往外走,想要赶紧上马车回家。

许平川没能讨来军费,还被扰乱了军心,可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偏偏又打不得骂不过,憋了一肚子气没处撒,最后散朝出宫的时候瞧见了冯鄞守上马车,直接上去卸了个轮子。

正在上马车的冯鄞守:“??”

“大人!!”冯府的下人们眼看着老爷要摔下去,连忙争先恐后地扑上去,抓人的抓人,垫背的垫背。

刚切换直播间,只看到镜头一阵天旋地转,然后被摔下来的身体全部挡住的薛瑾安:“……?”

薛瑾安立刻就再次切换了这个视角,看了看场中到底是什么情况,只看到冯鄞守被人从地上七手八脚地扶起来,他看着那围在一起的冯家下人,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这个直播间的主人是谁,又到底是被谁收买的。

薛瑾安也没有纠结这个答案,他原本就是来看许平川的,同时也是在评估崔醉完成任务的成功率,他切了好几次直播间,最终直接切到了崔醉身上。

许平川气呼呼地回家,这边正骂着冯鄞守呢,就听到下人来报外面有个陌生年轻人递了帖子,许平川原是不想见的,却被提醒那递帖子的自称崔宰崔鹏飞的孙子。

“江南府那个解元?他来我这做什么?”许平川以为来的是崔酌,面露疑惑。

这也不怪许平川误会。

自古文武相轻,虽然说能站到金銮殿的武官绝不可能是文墨不通的大老粗,但武官升迁确实走的是功勋路子,而并非走科举考核之路。

文官都是十年寒窗入仕,翰林院当值三五年必然会被外放为官,然后再一步一步升迁回京,最快也得十年,熬到三品都四十余岁了,实际上的话都还要更老,五六十岁也不罕见——朝中最年轻的二品大员就是楚文敬,他在京兆尹待得够久,又有救长公主之女的功劳,才得以走狗屎运上任,而即便是楚文敬这个最年轻的刑部尚书离四十岁也不差几岁。

武官却到底是不一样的,他们大多年纪轻轻就入了军营,三十岁的将军能有十五年的杀敌经验,根本就不存在资历不够的问题,只要功勋足够,上边又有名额的话,想要回京并不难。

是以,从年龄面貌上来看的话,朝堂武官一个个精神勃发精壮赫赫,文官们一个个垂垂老矣老骥伏枥。

文臣武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