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之纪纲寝坏,不能自振,以至于失天下。自朕践祚以来,先后重定《刑统》三十卷、《编救》四卷,诏刊板模印颁天下。”

赵匡胤自觉自己对于律法这一块做得可圈可点,但这惊鸿一瞥后世律法之森严,才觉得自己乃井底之蛙,以一方井口为天。

“朕乃大宋开国之君,日后大宋的祖宗之法皆由我朝始,此事万万不可轻忽!”在决定完善法律的同时,赵匡胤也注意到了书页上写着的“道德文明”云云。

这几个字倒是很好理解。

“李氏破国以来,各地干戈不休,连年征伐令南北风气大有损伤,不若大力宣扬忠君爱国之思想,以正风气。”

这么一想,武城王庙供奉的文武并长、德功兼备的忠义能臣就很有垂范作用嘛。

明孝宗时空。

两个书生头并头地看着云青青在埋头苦思,二人百思不得其解。

“为何后世人为官还需知晓天文地理、数算工巧这些旁门左道?圣人之言呢?儒家典籍呢?”

“既不考策论又不考八股,后世考官如何辨别此人能力?”

“奇哉怪哉,唯有圣人之言方为正道,这些左道学来无用!”

“这女子心思浮动,岂是埋头苦读之相?一看就是庸碌女流,无非哗众取宠尔。”

两人啧啧一番点评,旁边听了一耳朵的商人怒而拍桌。

“这位小姐若是哗众取宠,尔等受其益损其名的鼠辈又算是什么?你们的学识、心胸、见地哪一个比得上人家?如今这大好时间,你们这埋头苦读的秀才老爷又为何不在书房手不释卷,反而和我等粗鄙轻浮之人在这酒馆作乐?”

商人这番话在围观群众之中激起阵阵讥笑,两个书生本欲同他理论,却见商人同桌的是几个虎背熊腰的大汉,忙丢下一句“不与尔等匹夫争这口舌”匆匆掩面离开了。

王守仁在一片哄堂大笑中看着两人狼狈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

“汉唐儒生犹有上古遗风,如今却不存也。”在翻过许多史书,见识过那些前辈们的惊人事迹之后,王守仁想要习武知兵的念头越发坚定了。

【做了一圈题目,除了认识到自己其实并没有常识以外,云青青悲哀地发现,她与“静心学习”之间已经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果然,沉迷手机带来的碎片化信息太久,根本不能沉下心来看书学习了。”

云青青无奈地放下不自觉摸到手里的手机,又翻了翻这本八成新的题库,苦笑道:“但凡我有当年高考的那股劲头,有什么技能和知识学不会学不好的呢?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啊。”

她所幸不再强迫自己做这骗人骗己的事情,走到书架面前对着琳琅满目的书籍,挑了挑,“还是来看看小说吧。”

云青青靠坐在小沙发上,翻开了《基督山伯爵》。】

清圣祖时空。

跟着云青青第一章,康熙的思绪回到了最开始提及的一八一五年。

“今人敢写今事吗?”他意识到这是一篇后人写的话本故事,而这个时间也在如今的大清之后。

“行文不离时况,或许可以从中窥见当时的西欧某些信息。”

在这场多世界全民直播中,大清最大的劣势就是时代靠后,无法获悉太多有用的信息——毕竟很多时空,尤其是清朝的时空由于不可说的原因导致连接失败。但这也是最大的优势,大清已经有了足够的积累,能够朝着云青青反复提及的“科学”这条路上摸索前行。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