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1(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四百年、四百年!”他痛苦地闭上眼,想起了那些久远的往事,那意气风发、英武不凡的帝王扬鞭催马,挥斥方遒。

“柴荣啊柴荣,到头来我们俩谁都没能完成当年的誓言!”

宋神宗时空。

赵顼亦是扼腕不已:“世宗诚创业造功英主也。使天假之年,其功业可比汉高祖。可惜啊可惜!”

清高宗时空。

乾隆对这位史书上赫赫有名的英主颇为认可:“朕观周世宗事皆亲决,而美政史不胜书,可以知治要矣。”

想来,后世的史书上,他爱新觉罗·弘历定会有美政流传。

后周世宗时空。

柴荣一阵失神:“原来,朕的寿数就在明年了吗?”

前一阵子,他才决意发兵北伐,收复燕云,又最终定下了取道沧州,率步骑北上直入辽境的方略。

没想到前期准备还没做完,今日就已被云青青剧透了后续。

柴荣的心续起伏不定,脑中各种念头争斗不休,一时心喜于战略无误,一时又含恨功败垂成,还有那源源不断的因寿数而生的心慌意乱。

“行军途中,缺衣少食,药材更是短缺,不若朕只拟定方略,御驾留守东京,由韩通、赵匡胤等人率军北伐?”

柴荣几乎要被自己说服了,但他心底一直有一个声音在询问:“若非御驾亲征,朝中谁能随意驱策各地刺史?谁又能保证后勤无虞?

若非圣驾亲临,又怎能展现大周收复燕云的决心,予以沿途州郡最大的压迫?

史书记载朕御驾亲征方得一路顺遂、沿途州郡望风而降,若朕不随军而去,是否会因此生变?

前线战况瞬息万变,稳坐后方朕又怎能把握那稍纵即逝的战机?”

一边是性命,一边是夙愿,柴荣一个也不想赌。

但经过一番思想挣扎,柴荣最后告诉自己。

“若寿数已定,即便朕留守东京,不过囿于宫墙、缠绵病榻,最后落得郁郁而终。

不若去和老天赌一把!赌赢了,朕便能收复河山!赌输了,也不过重蹈覆辙!”

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大周覆灭,有赵匡胤那个王八崽子来抄朕的底。

虽然宋朝弱怂了些,但总归是留存了重归一统的希望。

【“后周世宗薨逝以后,恭帝继位,显德七年,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北上时于陈桥发动兵变,黄袍加身,登基为帝,建立宋朝,史称北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分的统一,又两度杯酒释兵权之举,罢去了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加强中央集权,但也为赵宋留下了重文轻武、偏重防内的政策,这是宋朝武将被打压得这么惨的根源之一。”

云青青讥笑道:“如果说宋太祖姑且算是提拔新人、罢免宿将,以防拥兵自重的话,那本身有着篡位疑云的绝命毒师宋太宗,就对武将更加猜忌和防范了。

有道是‘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权力不是凭空而来的,在朝堂之中,当文官集团成为了利益既得者,不管各派系之间如何争斗、打出了狗脑子,但只有重文抑武是绝对的政治正确。

武官想要获得更大的权力,就必然会损伤文官集团的利益,这时候即便想要变法的是皇帝,那也是‘祖宗之法不可变’了。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