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世民指派他去主修《梁书》。

羊侃的年代比较靠后,本来没那么快写到他对应的卷数。

但因为之前他上了「壮志未酬榜」的缘故,就先把那一篇传记单独拎出来撰写。

梁末看似距离他们很远,足足七八十年,其实,也就是两三代人的岁月。

姚思廉就出生在梁朝覆灭的那一年。

他父亲姚察也是史官,历仕梁、陈、隋三朝,留下了无比丰厚的资料,故而,本次写作十分顺利。

姚思廉虽然不是什么大文豪,论文采,可能远远不如欧阳修,但也足以让万朝观众从中了解羊侃的一生。

沉默。

读完书后,万朝都是如死一般的沉默。

羊侃和辛弃疾之间相隔了六百年,命运轨迹却无比相似,让人痛彻心扉。

辛弃疾的爷爷辛赞,曾被迫栖身于北方沦丧之地,所以亲自教导孩子,欲匡济江山、一雪国耻。

羊侃的身世也颇为类似。

他爷爷羊规,是刘裕培养出的北府核心将领之一,在刘裕去世后,作为主力参与了宋文帝的元嘉北伐。

这场北伐以惨败告终,让刘宋从此丢失了江淮之地。

羊规也滞留在北境,无奈为鲜卑人的北魏政权效力,然而内心凄怆,常怀南归之意。

羊侃自小就被爷爷带在身边,学习各种武艺兵法,诗书文学。

他是个天才,容貌瑰伟,文武双全,学什么都又快又好。

不仅精通文史,而且天生神力,能在飞驰的马背上拉开六石强弓,计七百二十斤。

羊侃的武艺冠绝当世,被称作第一神箭手,即便放在万朝也是毫无疑问的猛将天花板。

他不愿将兵锋对准汉人,就去杀羌人胡虏,率军剿灭了造反的羌人皇帝。

一箭将羌人主将莫折天生钉死在阵前,因功封侯,也是当朝最年轻的汉人王侯。

这一年,他只有二十六岁,正少年意气,春风飒沓,前途本是一片光明。

但他还记得爷爷南归的遗愿,所以毅然起兵,反抗北魏。

孝庄帝闻讯大骇,派使者加封他为司徒、泰山国公,甚至允许他永为兖州刺史,半独立地设置「国中国」。

但羊侃果断斩杀了使者,率军南下,并修书给梁武帝表明归顺之意。

南方政权几经更迭,南齐代宋,萧衍又代齐,梁朝已经建立了三十年。

梁武帝收到羊侃的来信,怀疑有诈,故而迟迟不曾派出援军接应。

于是,在南下渡江的这一路上,强敌如云,险象环生,羊侃唯一能依赖的只有自己。

北魏派出了高欢、慕容绍宗为将,率军数十万,将羊侃围了十余重,却被他屡次击败反杀。

直至箭矢用尽,羊侃趁夜突围,血战一日一夜后终于离开了北魏边境,准备渡江。

他的两个手下败将,后来一个成了北齐的高祖神武帝,御极河山,光芒万丈,一个进了武庙,旌旗蔽空,扬威万里。

只有他,当时分明是最惊艳的一个,来到南方后却一直名剑蒙尘,以最凄凉的结局落幕。

若早知如此,悔否?

……

羊侃是一个生性温柔宽厚的人,总会对他人的境遇感同身受。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