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5(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虽然他们大多以风流名士或艺术家的形象载入史册,却武德彪悍,个个能打。

王谢不是一般的高门,是执政世族。

不可能只凭清谈和文艺,就稳稳立于最巅峰,掌断朝纲,权倾天下。

其他世家又不是憨批,清谈会上说几句漂亮话就愿意拱手让权。

他们有自己的养兵藩镇根据地,精兵强将,以及许多的精锐部曲,形成了强大的武力威慑。

所以,不管是别的小世家,还是当朝皇帝,都不敢有二心。

就比如王羲之,他在成为「书圣」之前,首先是个上阵杀敌的「右军将军」。

谢尚是当朝镇西将军,拥兵十万,都督豫、冀、幽、并四州军事,不久前,刚刚击退胡虏、夺回了传国玉玺。

如今朝野上下,北伐的热情特别高涨。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Y?e?不?是?ī???ū?w?è?n???????????.???????则?为????寨?佔?点

一方面,是因为来自天幕上,刘裕北伐事迹的激励,另一方面,北伐也是晋人的老传统了。

东晋的官员不像南宋是靠科举制选拔出来的,没有家族世袭那一套。相反,他们几乎都出身于世家大族,是王朝的原始股东。

所以,东晋士族面对外夷入侵,也不会像南宋官员一样摇摆不定,分分钟倒戈跑路。

他们的立场相当坚定。

就一句话,硬刚到底!

晋人belike:王朝是我们的财产,江东是我们的地盘,现在外边来了一群强盗横行霸道,欲行劫掠,当然要把他们通通赶出去!

万一皇帝不同意,想要议和,不愿北伐宣战?

笑死,大晋是世家的天下,我们说要北伐,那就要北伐,你皇帝算老几?

有意见也得憋着!

东晋年间,主政的各个世家大族态度都十分硬气。

不仅斩杀了胡人使者,不与刘渊、石勒政权通讯,而且悍然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北伐,祖逖、庾翼、桓温、谢安、谢玄,一代复一代的人中原北望。

最远的时候曾经收复两都,疆域面积比南宋多了一半有余。

比起某些“臣构言”、割地赔款、签订不平等条约,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辛弃疾一来,就被一大群热情的王谢族人呼啦啦地围住,要拉他去演武场走一遭。

辛弃疾:“……”

他还从未听过这种自己主动讨打的要求,一时错愕难当。

但见众人态度都很热切,只得犹豫地说:“那我等会,尽量下手轻一点?”

“没事啦”,谢朗等人簇拥着他远去,“你完全不必客气,反正是我们一群人围攻你一个,尽管放开来打,我们就是练练手。”

辛弃疾:行叭,这可是你们说的。

……

此刻,一处落满飞花、荼蘼如雪的庭院中。

谢安与外甥女褚蒜子相对而坐,正在翻阅面前的文书。

“舅舅如何看待冉闵的求援,我们该派兵支援他么?”

褚蒜子今日出宫,未着衮冕华服,只是简简单单的一袭轻袍缓带,兰襟雪芷,铅华不御,却更显得气度高华凛冽,灿烂骄傲如烈阳。

她自幼母亲早逝,父亲又新娶佳人,疏于管教,便随谢安在东山长大,蒙受教导。

如今立幼子为帝,垂帘听政,不过双十年华。

北方局势一片混乱,羯人的石赵政权分崩离析,慕容鲜卑趁势而起,在辽东称王,建国前燕。

冉闵趁势称尊,建立魏国,一张「杀胡令」,掀起无边腥风血雨。

结果被慕容恪教做人,分分钟一通乱锤,赶忙修书向晋国求救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