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2(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作者有话说:

①“东海有大鱼如山,长五六里,谓之鲸鲵,次有如屋者,时死岸上,膏流九顷,其须长一丈二三尺,厚六寸;瞳子如三升碗大,骨可为臼。(《文选·海赋》注,《御览》九百三十八)

②具体路线可见《我国南瓜种植发源、兴起于京冀——〈我国南瓜传入与早期分布考〉》,申说

③西瓜来历,《新五代史》:“(胡矫)居虏中七年,当周广顺三年亡归中国……自上京东去四十里,至真珠寨,始食菜,明日东行,地势渐高,西望平地,松林郁然,数十里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

第50章 第五十章

◎。◎

“胡”、“西”、“番”、“洋”, 哪一项用来命名汉朝引进的外来作物?①

嬴政果断地选了“胡”。

此前水镜提过明朝引入的美洲高产作物之一“番薯”,所以“番”姓先被排除。

西瓜是唐朝末年引入,“西”姓也要存疑。

剩下的“胡”与“洋”有什么区别?

洋, 显然有着走水路的含义。排除法之后, “胡”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

水镜:

【公布答案, 应该选A“胡”姓。让我瞧瞧弹幕, 绝大多数观众都选对了。

来看一组“胡”姓外来作物的例子,放图片1-6.JPG。

胡瓜(黄瓜)、胡蒜(大蒜)、胡麻(芝麻※)、胡豆(蚕豆)、胡萝卜、胡椒。

这六种都是如今餐桌上的常客,前四种在张骞凿空西域时被引入中原, 后两种在唐朝年间引入。

为什么今天对它们的习惯性称呼有所不同?前四者惯称其括号里的名字,而后两者继续冠以胡姓呢?

谜底就藏在传入时间里。前四者在汉朝传入,后两者在唐朝传入。

从汉亡到唐兴, 两个朝代间隔了近四百年。期间经历了混乱的三国、魏晋南北朝,还有隋朝。

其中, 石勒建立的后赵政权崇胡重夷, 继而下令避“胡”讳。《太平御览·赵录》所记载的“ 石勒讳‘胡’,胡物皆改名。”

胡姓的外来农作物们也没逃过这轮改名风波。

相似改名风波在隋朝又来一次。在杜宝的《拾遗录》中可以找到相关记录, 比如“隋大业四年避讳, 改胡瓜为黄瓜”。

经过这两轮的避讳, 汉朝传入的外来“胡姓”农作物就有了我们如今熟悉的名称。

此前提到走陆路从西边传入农作物的朝代, 一集中在汉朝,二是在唐朝。唐朝年间引入的物种逃过了前两次的避讳, 也就继续着“胡”姓。

做个归纳, 胡姓农作物, 多是从北方或西北而来。其引入中国时间早, 大部分在汉朝年间。

再看选项C“番”姓, 它是继“胡”姓之后, 另一大外来农作物家族。

恰如广为人知的“番薯”,此类作物多是美洲传来的,时间集中在明朝年间。像是番茄、番豆(花生)、番麦(玉米)、番椒(辣椒)等等。

这一批农作物的命名较为驳杂。因为引入时缺乏统一的书面语,各自都着不同地区的别名。以辣椒举例,它又被叫做海椒、辣子、辣角等等。

从命名方式或能看出“胡姓”与“番姓”农作物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