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终于死心了,认命了,他从江口折返,准备回长安。在路上看到了自长安而来逃难的人。
“长安的皇宫都被烧了,别过去了,快逃命吧!”
“江南这边也不安宁,梅大人都辞官了。”
付凌疑拽住一位行人:“梅大人为什么辞官了?”
逃难的人叹了口气:“朝上不是说他是那个姓徐的叛贼的同党么,前些日子江南还来了位道长,说要给他的徒弟讨公道。”
“连王府的门都没敲开,他在街道上骂皇帝,被乱箭射死了!听说他是梅大人的朋友,当年一起考科举的,还是进士呢!梅大人给他收完尸骨就辞官了!唉,真是可惜,难得一个好官也被逼走了!”
说完就不再停留,匆匆离开。
付凌疑呆愣当场。
随即疯了般往玄妙观过去。
他徒步赶了十几天的路,翻山越岭到了玄妙观,找到的只有破败的,被焚毁的道观。
他在废墟里面疯狂翻找,在几块木板底下找到了两三张残缺不全的,少年徐应白写的几张道经。
找到那几张道经的时候,付凌疑终于从癫狂中回了神,将那几张道经收进了怀里面。
然后他一个人把玄妙观里的尸体聚齐,用手和木板刨了一个坑,整张手全都布满了泥土和鲜血。
他却不觉得疼。
付凌疑不知道这些人姓甚名谁,但他知道这些人都是徐应白的亲朋好友。
他用泥土,一点一点地将这些尸体,尽数掩埋,又立了一个无字碑,而后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
这是他现在,唯一能为徐应白做的了。
第37章 前世
埋完整个道观的尸体, 付凌疑一人下了山。
他想,就这样吧,能做的就那么多了。
但付凌疑还是不可避免地想起了南渡那几个月的日子。
他们朝夕相处, 近乎相依为命。
明明那天晚上, 人还好好的啊。
怎么自己就只离开了一个晚上, 徐应白就没了。
为什么要走呢,如果那天晚上没有走,自己一直待在徐应白身边,徐应白是不是就不会死……或者就算死,也不是孤零零一个人。
撕扯的情绪叫嚣着, 自责后悔与痛苦纠缠在一块, 疼得付凌疑抱头蹲了下来,他神经质地偏了偏脑袋, 骨头咔嚓咔嚓地响着。
他摇了摇头,强迫自己不要再想去下去了。
人死尘灭, 再想也回不了头了。
徐应白不会活过来。
付凌疑望向自己和徐应白南渡时的路,他们来时是春日, 草木青青, 也掩不住一路白骨;而今已是深秋, 树枯叶黄, 饿殍遍野。
他数了数自己带上的东西, 一个装着小碎银子的布袋, 一只已经泛黄的草蝴蝶,还有几张残缺不全的道经。
接下来的路, 只剩他一个人走了。
起初, 踏上四方道路时,付凌疑想, 人世间那么多人,又不止一个徐应白,自己终归有一日会忘掉的,会释怀的。
那些相处日子里渐渐滋生的爱恋,终有一日会被时间消磨殆尽。
只要时间够长,一切都会好的。
于是付凌疑一路向嘉峪关行进,然后又从嘉峪关东下,从深秋走到初春,又从初春走到冬日,他身上的碎银给了路边孤苦无依的妇人、孩子,老人。
装银子的布袋后来装的不是银子,而是一只草蝴蝶。
而那几张道经最先损坏,付凌疑已经费尽心思的保留,可是暴雨如注,那些道经全都损毁,成了一团浆糊。
而后是那只草蝴蝶,他在嘉峪关时,碰上凶恶的乌厥骑兵满身伤痕地捡回一条命,却发现那个小布袋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见了,连带着那只草蝴蝶。
他疯了一样重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