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不少咖啡店、餐厅、杂货铺等,会提供信件的代收发服务。
就像是「爱德华剧院」边的那家咖啡店。
邮差罗宾与服务生里奇进行的收件、取件、缴费的日常操作,它也会出现在许多伦敦店铺里。
一直以来,皇家邮政都是采取收件方付费模式,直到威廉·多克瓦在1680年创立了伦敦私营的便士邮政。
他推出新的营业模式,邮资一口价,且先付费再寄信。
在伦敦同城范围内,邮资只需1便士,规定邮件的重量不能超过1磅。伦敦周边在10-15英里之内,邮资收2便士。
这种方法初期盈利低,但因其简单便捷很快就吸引大批用户。
在便士邮政可达范围内,人们不再使用计费复杂又贵价的皇家邮政。
两年后,约克公爵就向政府提出了抗议,表示皇家邮政的垄断权被威胁了。
私人的便士邮政不合法规。在1675年,英国议会通过的邮资法案,规定除了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之外,英国邮政由邮政总长、邮政审计官共同管理,别人无权建立邮政设施。
便士邮政立刻被关停,但它很快又出现了。
再出现时,从私营邮政变成了官方邮政的一部分。经营方式与从前相同,但管理层与员工都换了人。
此后,近一百五十年,英国的邮政系统就分成了三个部分独立运作。
18世纪发生过两次较大的改动。
拉尔夫·艾伦搞了运输线路变动,将原本全境信件必须经过伦敦中转,改成了郡与郡之间直接交互信件。
约翰·帕尔默对于猖獗的打劫邮差现象,提出配备邮政卫兵,改骑马为马车在城际间运送信件。
埃里克瞧着调查而得的一摞摞邮政数据。
进入19世纪,伦敦的人口暴涨,城市空间不断向外拓展。
邮局人手也在不断增加,邮政总局的办公空间不够用,搬迁到新的地址。
那却决不了整个体系的高度混乱现状。
便士邮政与内地邮政业务有重叠部分,两者的计费收费模式又不同。两种邮政独立运行,办公地点不同,员工穿着不同的制服,不存在业务互通。
对于普通人来说,仅仅是算哪一种邮费更合适,绕圈圈一堆计算公式就很可能变相利好生发行业的发展。
邮递员每天多次送收信,但因为还要负责计算收取邮资,投递效率非常低。
有时,邮递员更会抵不住钱财诱惑,私吞邮资弃信而逃。
埃里克越了解英国邮政系统现状,越为他与B先生的信件往来安全性与时效性忧虑。
两人的通信能逃过一次花豹袭击,但指不定卡在哪一个混乱的信件运输环节。
不行!
为了两人的信件通畅往来,必须整改这一乱象。
即便不认识英国邮政系统官员,但能另辟蹊径从马场主方向切入。邮局运输离不开马匹,马场主赫蒙就是供应商之一。
埃里克与赫蒙有过一些交集。
年幼时的马戏团经历让他对动物很有一套办法,后来给马场主提供了不少技术支持。
另外,还要做一件事。
他拿出一封拜访帖,来自爱丁堡的威廉·钱伯斯,期望获取成立出版社的资金投资与机械技术支持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